文化大革命

為什麼要文化大革命??

毛澤東的文革是要改革什麼??破四舊

立四新又什麼??
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規模與聲勢

和它規定的目標之間就是大不相稱的:僅僅為了「打擊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

竟得叫全中國數千萬大中小學生一律停課整年

竟得耗費無法估計的國帑

去運載、供養這些小將們串連全國;竟得將全中國的文藝乃致黨政機關攪得停頓紛亂

翻天覆地;竟不惜將中共內部完整統一的神話拆穿;竟不顧一方面美帝

另方面蘇修的惡意稱快

大肆反華宣傳

竟……這是無法令人相信的。

如果事實真如中共毛系所說

他們付出了如許代價而僅僅為了這麼小的一個目標?那麼

毛澤東這回不是在用牛刀殺雞

而簡直是在以原子彈轟炸舢舨船了。

天下決無此理

因而也決無此事。

毛澤東們必須發動如此規模的「大革命」運動來打擊「當權派」

這個事實本身就說明了那個被打擊的對象決不是小的

決不是一小撮

而是大的

甚至是很大的一大夥。

這個「一大夥」在中共的全部當權派中究竟佔有多大比重

在中共中央委員會中它佔多數還是少數

我們無法斷定。

不過從種種跡象看

他們在實際上可能還是多數(毛派文件上時時透露他們自己居於少數)他們在八屆第十一次中全會上所以會屈居少數

多半是由於毛澤東們施加種種(政治的與非政治的)壓力才造成的。

幹部中

被毛派稱為「好的」與「比較好的」;其意即為從來絕對服從毛氏一切言行的人

據說是「大多數」

這是一定不足信的。

因為我們知道

共產黨內部的人事安排調度

不論中外

從來都操於總書記之手。

誰當總書記

誰的系統便佔據了黨組織中大多數的要職。

當年史大林如此

後來的赫魯曉夫亦是如此。

而所謂「黨主席」或擁有其他更高榮銜者

則雖功高位尊

名大信孚

可是在和廣大幹部的聯繫上

卻總不及總書記的近便。

就連列寧吧

特別是中風以後的列寧

都曾深深感到總書記史大林的掣肘與違拗

今天毛澤東也多少會有同感的。

中共今天的反對黨既是劉少奇與鄧小平的聯盟

那麼

這兩個前後相繼

長期來握住了總書記大權的人

當然已將大多數與自己有密切關係的幹部位置於重要黨部中了。

中共內部以劉少奇、彭真、鄧小平等為首的反對派

是人數眾多(遠遠多過毛派)與影響頗大的一群

他們雖不能說有成形的組織(更確切些說

除了現成的黨團之外

他們沒有特殊組織);卻具有嚴密與深長的系統

這個系統主要與首先不是因思想的同一而形成

卻是因長期的工作關係與人事的緊密聯系而結成的

他們基本上都是毛澤東思想者

他們對於「主席」的不滿

祇是因為十年來毛澤東所倡議的內外政策給帶來了失敗的後果;祇因這些痛苦的經驗給他們打開了眼睛

讓他們知道了毛澤東不是永不錯誤的神

而是也會犯錯誤的人

甚至是因為老而且病之故

常能陷於狂妄想法的

所以他們希望他能安於尊榮

少理黨國大事

逐漸成為名義上的領袖。

在中共的最高層與較高層的幹部中

作如上想法的人

我們相信佔頗大多數。

至於中下層遠較廣大的幹部中

由於他們沒有直接接觸毛氏的機會

沒有直接認識領袖的可能

他們自不會有上述想法

但是「三面紅旗」的痛苦經驗他們都是受到了的

而且比高級幹部們感受得更深更切。

因此

毛澤東思想的「英明領導」

也必然在這些人中間大大降低了信心。

從來

在這些幹部的心目中

毛與黨中央是一而二

二而一的東西。

在「三旗」之前

人們是無法叫這些幹部將毛與黨分開

更談不上二者的對立;可是「三旗」之後

如果代表黨中央的人出來訴說毛的錯誤

他們就可能聽得進去

有可能站在黨的立場來反對主席。

這是很大的一個區別

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新現象

中共中下級幹部裏有了這個新現象

那也就是說

毛澤東的反對派卻使不曾擁有固定的巨大群眾

卻總已有了潛在可能的龐大基礎。

此外

還有黨內那些真正「反黨、反社會主義的投機、蛻變的官僚腐化份子。

這些人的數量也許是更多的。

他們自然不是毛澤東的反對派

也根本不會因原則或政策而成為反對派

不過為了他們的大小不等的「烏紗帽」

卻準備反對任何企圖反對他們的人

並且隨時準備擁護任何保護他們的人。

這些人

如果毛澤東今天的「革命」矛頭對準了他們

他們將會堅決地站在「走資木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的一邊

相反

如果毛系願意暫時利用他們來「揭發」和「打擊」當權派

他們是更願意為「萬歲」效勞的。

以上

我相信是目前中共黨內反對派的較近真實的情形。

毛劉之間 關於中共最高層內各個領袖之間的分化離合

現在我們雖然看到了較多資料

卻仍舊難於作明確的敘述。

有關這方而的真相

必須要在事後好多年

才能讓史家作出接近真實的記載來。

我們不能這樣做

也毋需這樣做。

我只想談談下面兩個問題:一、毛澤東與劉少奇的關係如何?二、林彪為什麼會代替劉少奇成為毛澤東的「親密的戰友」? 在許多方而

毛劉二人代表著不同典型。

如果毛偏向於革命的「浪漫主義」

那麼劉偏向於革命的「現實主義」。

毛的身上兼具有中國農民和中國舊讀書人的氣息

劉卻是接近工人的新式智識份子的代表;毛的學養主要是中國的

而劉的中國舊學底子甚淺;毛是打下了部分天下之後才進修馬列主義的

劉卻在投身革命之前便已在國外受了馬克思主義的教育;毛雄才偉略

英雄主義十足

帝王思想深入靈魂

劉則謹小慎微

平民氣息較濃

民主精神略佔上風;毛敢作敢為

勇於創新

強調主觀能動性;劉冷靜審慎

循規蹈矩

常常考慮客觀條件;毛急於事功

為目的不擇手段

「教條」對他不起作用

劉卻穩步前進

目的與策略之間常帶關聯

原則對他有多少拘束力量;毛一生的工作在學生、農民與兵士之間

幾耗畢生精力於武力的培植

劉的工作重心則偏於工運和黨務

盡注其心血於機關的策劃和佈置……總之

這兩個人

無論在長處或短處方面

都不屬於同一類型

而是相反的。

然則在過去他們二人又怎能相輔相成

「合作無間」呢? 撇開別的不談

最最主要

我想是因為劉少奇曾經幫助毛澤東打敗了他的長期對手王明

曾經在理論上替毛澤東概括出「毛澤東思想」

並且使這個思想成為一尊

在一九四五年召開的中共第七次大會上正式寫進黨綱

使之成為中共唯一的與公認的指導路線。

主要是這個功勞

使劉少奇二十餘年來一直成為毛澤東的「最親密的戰友」

並且曾公然宣佈為毛氏的繼承人的。

劉少奇捧出「毛澤東思想」

因而使毛氏的思想成為「一尊」

使毛氏本人確立為最高的唯一領袖

是否出乎策略

即是否違背了本心

祇為要取得毛氏的信任而這樣幹的呢?換句話說

是否劉少奇從來「反對毛澤東」

他之所以高捧這個思想

祇是為的「打著紅旗反紅旗」? 我們認為不是。

多年來

有不少自以為是「中國通」的人

總愛說劉少奇是所謂「國際派」的領袖

是從來反毛的。

最近看到了公開出來的毛劉之爭

他們便更以為是

以為他們從來的所信得到證實了。

其實這是違反事實的。

中共內部的所謂「國際派」

歷來是指那些在莫斯科受過教育

回國後不從實際工作中鍛鍊

憑「留學生」資格竊據高位

並挾共產國際以自重者

他們一切聽命於莫斯科

自己無獨立主張

甚至一切依賴莫斯科

並不想自力圖強。

此派人中自以王明為傑出代表

而劉少奇不與也。

無論在王明以前

或王明以後

他都不曾扮演過這角色

因此他根本不是什麼「國際派」。

劉氏從事共產主義活動數十年

前期搞工連

後期幹黨務

在工作態度上既以比較切實見稱

在黨內關係上亦從不聞有假外力以自植派系大事。

故若中共黨內確實有了劉少奇派的話

那麼首先是在實際工作中形成

決不是依「國際路線」走出來的。

不過

如果我們將毛劉二人對照起來看

在一個確定的意義上

也未始不可以稱劉少奇為「國際派」的。

正如我們前面所說

劉少奇與毛澤東相比

是偏向於革命現實主義的

是接近工人的新式知識分子的代表

是早年就在外國受過系統的馬列主義教育的

他當然更了解世界大勢

尤其是更了解國際工人運動與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歷史及其現狀

更著重共產主義運動的國際性與國際關係。

一句話

劉少奇比毛澤東具有較多的國際知識

具有較大的國際眼光

因此

在毛澤東的民族見地與「民族主義」的陪襯下

劉少奇確乎是國際主義的

確乎是國際派。

但是在過去

毛的「民族主義」與劉的「國際主義」非但沒有衝突

而且相得益彰;相輔相成。

  原因:劉之所長恰恰可以補毛之所短。

不論在一般的黨政工作中

或者在特殊的反「國際派」鬥爭中

毛之成功和勝利都和劉少奇的支援分不開。

沒有毛的「民族主義」

劉的「國際主義」不容易在中國落後的土壤上生根;可是沒有劉的「國際主義」

毛的「詩云、子曰」畢竟也無法去和王明們的「希臘、羅馬」鬥爭

並鬥爭而勝之。

我們這樣說

雖然流於籠統抽象

但本質上和大體上卻不曾錯。

  然則

毛劉這兩個相輔相成的對立者

到了什麼時候

為了什麼緣故

其矛盾的相斥性超過了相成性

以致成為中共內部鬥爭的二派首領呢? 根據種種跡象

我們可以推斷

毛劉矛盾開始的時間多半是在一九五七年以後(註[1])

而矛盾的原因

主要是以「三面紅旗」為主的對內政策以及因「反修」鬥爭而引起的對外政策。

在「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這「三面紅旗」上

我們上舉的毛澤東性格上與思想上的種種特點

可以說發揮到了極致。

其中有農民們天真的平等主義。

有中國舊式士大夫的狂妄理想

有從孔夫子直到孫中山的「天下為公」的大同主義

又有從史大林那裏學來的卻由毛氏更加發展了的「一國共產主義」;同時這些政策的實施與推進

又在在顯出了毛澤東的「磅礡氣概」

顯出了他的敢作敢為

顯出了他的勇於創新

以及在「打破一切框框」的口號之下

他之完全能否定馬恩列的科學「教條」

甚至也不看重史大林在這方面的失敗經驗。

當毛氏將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如此淋漓盡致地發揮之時

在性格和思想上處處與之對立的劉少奇會無條件的擁護

一點都不表示反對嗎?不可能。

由於中共勝利以來毛所享有的巨大威望

劉可能在最初一個時期擁護這些政策的;但當這些政策在很短期內暴露出可怕的錯誤後果

以致連彭德懷等人都心知不妙

不得不出來反對之時

那個頭腦比較冷靜

思想比較清楚

理論較有根底的劉少奇

自然發表示異議了。

如何表示?如何為自己的不同看法鬥爭

它是否像最近在北京紅衛兵的大字報上所透露那樣

劉少奇在同志們的推動與簇擁之下

竟在一九五八年的中共六中全會上將毛逼下了人民政府主席之位?是否從此以後他和鄧小平等竟自作主張

對毛氏敬而遠之

一貫地管自己進行「資產階級與修正主義的路線」呢?我們不想加以推測和猜度。

我們想要肯定

而且也可以肯定的是這個事實;為了以三面紅旗為代表的中共所採取的有關「建設社會主義」的國內政策

乃是毛劉由親密合作轉變為敵對衝突的主要原因。

毛劉因國內政策上的不同立場而發生異見

後來又因國外政策

特別是因對蘇政策的不同看法而加深異見。

在這方面

毛劉二派究竟有什麼不同

今天我們所知道的

比他們在國內政策上的歧見更少。

原則上

我相信毛劉是同樣堅決反對「蘇修」的

二人不同

多半是限於策略方面。

毛澤東本來是非常高明的策略家

他最懂得為了自身利益

如何靈活而巧妙地—有時甚至不惜犧牲原則來遷就策略

藉以獲取一時之利。

然則在這些年來的「反修」鬥爭中

他怎麼會扮演最死硬的「教條主義者」的角色

以致中國和中共

日益陷於孤立無助之境

日益失去全世界人士(包括國際無產階級革命派在內)的同情呢?主要因為毛澤東個人命運與中蘇共的衝突結合得太密切了

任何重大讓步

即令是策略上的

都會影響到毛的威望

甚至影響到他的地位。

自從一沒有赫魯曉夫的赫魯曉夫派一出現以後

這使他更加警惕了

警惕到了過敏的程度

他要防止發生「沒有毛澤東的毛澤東派」。

為此

他必須爭取全勝

甚至在細小策略上都不許退步

不許軟弱。

可是這個態度

對於整個中共

對於中國

乃至對於目前的國際反帝運動與革命運動

顯然都是有害的

至少是不智的。

中共最大的敵人是美帝國主義

而中國要成功地與勝利地反對這個大敵

自非與蘇聯妥協不可。

但毛澤東今天非但不此之圖

反而在相當程度內

在主動地促成美蘇合作。

毛澤東一向譏笑王明派的戰略

說他要用「兩個拳頭打人」

可是今天

他自己卻猶有過之

簡直是以雙足雙手

同時要打倒所有敵人。

外交部長陳毅的名言

邀請美蘇同時來打

越早越好云云

把毛氏的策略觀非常可笑地表示出來了。

這種態度

別說是中共黨內那些有經驗的政治家和策略家們

就是普通工人

也都會覺得不切實際的。

劉少奇等當然會表示不同意見。

不過使毛劉二系的矛盾公然爆發的對外政策中

我認為最主要與最直接的原因有二:1、對越援助的聯合行動問題;2、印尼共產黨的政變及其慘敗問題。

所謂聯合行動

無論在工人運動一般革命派的傳統中

或者在共產主義運動的傳統中

都是通行的。

為了反對階級敵人的一個特殊的鬥爭需要

各派革命工人與政黨

可以而且應該不計及某些較大的原則問題上的不同

聯合起來一致行動。

這種行動

完全可以、也完全應該運用於目前的援越問題上

可是中共卻對此提議採取了消極否定態度

這態度不但使「真聯美

假援越」的蘇共振振有詞

而且使許多一向同情中共的日共與北朝鮮共黨

都逐漸離開了中共。

中共採取這個態度自然是出於毛澤東的堅持

劉、鄧、彭真等一定對此極表不滿。

真相如何我們雖無文件可稽

但光看這樣的事實:日共宮本顯治等於一九六六年初來華訪問

與彭真為首的中共代表團們會談之後

彭真不再露面

而日共遂即開始轉向

這其間是透露了一點消息的。

印尼共的政變與中共的政策有多少關係

無法說

中共領導層中對於印尼共黨的方針有否發生過分歧

我們也無法推測

不過印尼共的政變企圖多少受著中共武裝革命路線的影響是顯然的;她的悲慘失敗促成了中國內部的權力鬥爭也是顯然的。

印尼共的流產政變發生於一九六五年九月底

中共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第一個信號「海瑞批評」發射於十一月

這個時間上的吻合

當非偶然。

印尼共的慘敗代表著中共在亞、非、拉美地區外交戰中一連串挫折的頂峰。

達到這個頂峰

那末一向對於毛氏的對外政策懷有異見的人

很自然會借此時機

對「黨」

對毛發動猖狂進攻了。

參考資料 http://www.chenstudy.com/7/7_03.htm
文化大革命起因於毛澤東、劉少奇之間的權力衝突...文化大革命為改革造就了領導改革的領袖和擁護改革的人民。

文化大革命為擺脫並不科學的共產主義理論鋪平了道路。

四舊”是指“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

“四新”是指相應的新思想

古希臘|希特勒|龐貝城|猶太人大屠殺|古羅馬|日耳曼羅馬帝國|凡爾賽條約|硫磺島|歐洲經濟共同體|石油危機|第一次世界大戰|車諾比|十字軍東征|哥倫布|啟蒙運動|英法聯軍|工業革命|宗教戰爭|獨立戰爭|馬雅文明|珍珠港事件|北約|金字塔|文藝復興|第二次世界大戰|拿破崙|中越戰爭|法國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32401889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qaz1014064 的頭像
    qaz1014064

    有夢最美

    qaz10140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