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症狀
什麼是『天狗熱』??
什麼是『天狗熱』??什麼是『天狗熱』??
登 革 熱 防 治 作者: 王雅琪醫檢師 (2002/11/18)登革熱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
由黃病毒科 (Flaviviridae) 裡黃病毒屬 (Flavivirus) 中的登革熱病毒亞屬所引起
在登革熱病毒亞屬裡共有四種登革熱病毒
它們依抗原性的不同分別稱為第1、2、3、4型。
登革熱的傳染途徑為人被帶有登革病毒的病媒蚊叮吮而受到感染。
台灣重要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
經病媒蚊叮咬登革熱病患(從開始發燒的前一天直到退燒都具有傳染力)8到10天後
則具有終身傳染病毒的能力。
(重覆感染不同型的登革病毒可引起出血性登革熱)登革熱的種類:(依病情嚴重程度區分) (一)典型登革熱(Dengue Fever) (二)出血型登革熱—1.出血性登革熱(Dengue Hemorrhagic Fever)2.登革休克症候群(Dengue Shock Syndrome) 登革熱的症狀:(一)典型登革熱的症狀有發燒(39℃至40℃)或惡寒、皮膚出疹並有四肢酸痛、肌肉痛、前額頭痛及後眼窩痛等。
(二)出血型登革熱的臨床症狀
主要是發燒、頭痛、肌肉痛、噁心、嘔吐、全身倦怠、腸胃道出血、子宮出血、血尿和恢復期出疹等。
登革熱的死亡率:1.典型登革熱:小孩子老人罹患率較成年人低;致死率低於1%;2.出血性登革熱:罹患率已未滿一歲的嬰兒及二至八歲的小孩最高;若無適當治療、死亡率可達15-50%以上。
登革熱的檢驗為採血檢驗
登革病毒感染之檢驗可由病人血液中分離病毒或測定血清中特定抗休。
由於登革熱病毒在血清中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
只有在發病後一星期內的病毒血症期才分離得到病
錯過適當採血時機幾乎分離不到病毒
所以檢驗診斷不能單用分離病毒必須配合抗休檢查。
注意事項:(一)罹患的登革熱的患者要多休息
補充水份
與醫師充分合作遵照醫師的指示服藥
大約一個星期後就能逐漸康復
不會有後遺症。
(二)患者在生病期間
若被病媒蚊叮咬到
會將病毒傳給別人。
為了不使病再傳給別人患者在生病臥床期間要掛蚊帳而且要清理住家環境
不使病媒蚊滋生。
(三)前往東南亞旅遊
返國後身體不適應盡速就醫
交代旅遊行程
提供醫師診治參考
避免登革熱境外移入。
(四)防治登革熱應避免白天被蚊蟲叮咬:1.裝設紗窗、紗門
睡覺時應掛蚊帳。
2.請穿著白色或淡色長衣褲
露出的皮表面應抹防蚊膏、噴防蚊劑。
3.應選購環境保護登記合格之環境衛生用藥
於家庭陰暗處噴灑
非必要時不使用殺蟲劑。
4.白天室內陰暗處可使用補蚊燈滅蚊。
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並不好生長於臭水溝、污水池或堆滿垃圾之河溪裡
主要產卵於盛清水之容器或積水之地下室。
噴灑殺蟲劑之功效
只在於殺死病媒成蚊
孳生源不清除
幼蟲仍可世世代代繼續生長。
所以
清除病媒蚊孳生源
不讓病媒蚊有繁殖下一代之機會
才是預防登革熱發生最根本的方法。
參考資料 http://www.wulurn.com.tw/news_right.asp?news_recno=9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