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前兆第1個月
我的獅頭尾鰭有小白點~可是精神很好~
我看了很多文章
我的阿肥尾鰭有一點點的小白點~都偏向是白點症
我本來以為是什麼棉絮沾上去的~但我的阿肥沒磨擦底沙也沒磨擦缸壁~跟剛買來時一樣愛吃
整天上面下面動來動去~一直翻石頭找東西吃
因為知道他貪吃
所以也沒給他吃很多~我丟五顆飼料他就一次吃五顆= = 精神實在有夠好~但尾鰭有小白點這個就讓我很不解~如果真的是白點症
他的精神仍會這麼好?食慾這麼好?而且重點是沒看過他抓癢~~請有經驗的朋友說說~~謝謝~~
你好!
一、總 論(一)魚病的原因 1.內在因素(1)年 齡:因衰老、新陳代謝障礙而引起病變。
(2)遺 傳:親代所遺傳下之先天性疾病。
(3)其 他:性別、激素等之內在刺激所引起之生理障礙。
2.外在因素(1)飼 料:飼料之營養成分不足或魚餌食過飽或不足以及飼料的腐敗等
引起營養性或消化性疾病。
(2)病原體重感染:細菌、病毒、黴菌、寄生蟲的感染與寄生
而使魚體組織及器官受到嚴重破壞
引起傳染性或寄生性疾病。
(3)管理上不當:因搬池、清池所引起魚之驚嚇及受傷而引起病原體之容易感染及寄生。
(4)環境因素:水 溫-因溫水性或冷水魚而定
魚生長在其耐性溫度以外之環境將得病或死亡。
鹽 度-因種別而異
淡水魚放入海水
海水魚放入淡水
會引起滲透壓調節失常。
水 質-酸鹼度、溶氧量(不足:浮頭、泛池
過多:氣泡病)含氨量等。
養殖空間及密度-空間過小限制生長且容易相互碰撞擦傷。
毒性物質-工廠廢水含帶重金屬H2S等有毒物質引起病變。
(5)生物敵害:昆蟲類:甲蟲、水蛆、蜻蜓、水蜈蚣等。
魚 類:池中雜魚及肉食性魚。
兩棲類:青蛙、蝌蚪。
鳥 類:魚狗、水鳥、鴨、蒼鷺。
哺乳類:棕鼠、海獺、麝鼠。
爬蟲類:水中鱷魚。
白點病 患病的魚早期會因全身痛養而感到不舒服
並將身體靠在底砂、石頭上擦身
情緒不穩定。
早期會在各魚鰭上出現小白點漸而擴大範圍傳染到其他魚體部位。
病魚會因外皮潰爛出血、食慾減退、呼吸困難
終而至死。
治療方法:一般施以硫酸奎鈉(鹽酸奎鈉亦可)
其用量為每0.1公克的硫酸奎鈉泡在10公升的水中充分攪拌
使病魚生長的水族箱中充分泡在這比例的混合液中治療
待1─2星期後視病狀及冶療效果再進一步的決定。
如果沒有這種藥
去水族館買甲基藍照說明書添加即可
施藥時不可用碳粉和開燈
因為甲基藍這種東西容易分解。
提高水箱的溫度。
根據研究指出白點病之病原蟲最適活動水溫為15。
c~17。
c
超過25。
c 就停止分裂繁殖。
因此將水溫緩慢提高至28─30。
c直至病魚身上的白點完全脫落為止。
每於換水時預先加入大約1%濃度的食鹽
這是對抗白點病初期最有效的方式了。
水黴菌 由黴菌之寄生所引起的病症。
病魚頭部、鰭基部、或魚卵表面
特別是吻部
皆為此黴菌的『最佳生長點』
故稱為水黴或魚黴。
此黴菌喜歡藉外傷而入侵魚體寄生
輕者外皮擦破
重者可致筋肉破爛而死。
治療方法:發現初期用甲基藍治療最有效
用法每0.1公克甲基藍溶液與10公升水混合使用。
用食鹽
以濃度高達1%~1.5%的食鹽水將病缸泡水2─3天即可殺死病原。
爛鰭病 往往因過量餵食
過久換水而使水質惡化
導致魚鰭邊緣脫落
更導致夾尾
即公的孔雀魚使得寬大的三角型尾巴縮成為針狀尾巴。
治療方法:首先換水
餵養孔雀魚首重「勤換水」
平時更應定期清洗過濾棉以免病菌滋生
其次才投藥。
一樣用甲基藍
如病太重
才考慮黃藥。
立鱗病 病魚症狀為魚鱗聳立
嚴重者類似一團棉花球
魚身腫脹、食慾欠佳、活動停止
並靜止在水底不動一直到死;此病狀多半發生在曾以活的絲蚯蚓為主食的孔雀魚母魚身上
通常發病之前兆是水族箱已多日未曾換過新水所致。
治療方法: 所有活餌宜充份消毐
平日更應勤加換水。
腹水症 病魚外觀有如立鱗病之孔雀魚
其腹部雖未受精懷孕但仍肥大
嚴重者將水腫至死。
治療方法:因餵食過量未消毒的絲蚯蚓所致。
絲蚯蚓可用熱水消毒之
唯會有一點點臭味。
孔雀魚病 是一種類似霓虹燈病
只發生在某一種特定魚類身上
身體佈滿黏膜
不太活動
被稱作是孔雀於的黑死病
但我認為這是一種老化現象
因為我只見過在成魚身上
目前沒有♨ 泡 個 湯 吧 !
放 鬆 一 下 !
有 問 題 就 找 我 !
本人已從☞雲雲 ☞●┌─笨蛋恩─┐●☞★